生死學平台

shutterstock_1152455489.jpg

所謂生死觀,是指人們對生與死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在對待生死問題上,中西方在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試著從中西方對待生死的態度入手,分析中西方生死觀上的異同;具體表現在對生與死的認識和生的態度上的一致性,而在對待死亡和關注的重心上表現出不同的一面。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哈姆萊特》裡,丹麥王子哈姆萊特問出了人們最為關切的問題:生還是死。自誕生之日起,人類就不得不面對死亡的來臨,如何對待生與死,或許是人類自誕生以來所面臨的最大困惑。它不僅是一種自然現象,更是一種內在的精神現象和社會文化現象,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如何處理、看待生死問題,決定了我們一生的追求和走向,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許多中外思想家、哲學家對生死問題進行孜孜不倦的探索,並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看法。春秋時期,當孔子的弟子問到仁義與生命相衝突該如何處理時,孔子毫不猶豫地答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認為仁義比生命更重要。孟子在其《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裡寫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明確表達,在生命和仁義的取捨上,要毫不猶豫地取義。司馬遷則認為,人出生之日就決定了死的遲早來臨,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同之處在於,死得是否有價值,生命是否有重量。

古希臘名噪一時的哲學家伊壁鳩魯表示:賢明之人,面對生死,都是以平常心對待,不惡生怕死;他們關注的是生命的品質而不是長度。而柏拉圖則認為,哲學是對死亡的預演和練習。古今中外的哲學家、思想家,雖處於不同的時空維度,卻都對生死問題加以關注,得出不少相似的觀點。他們用一生來詮釋生的意義,在生中悟出了死的必然,並坦然面對,賦予了生死觀本體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