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學與宗教的生死觀

一般人談到哲學,都會覺得離自己很遠,其實老師在第三堂課時曾說過:只要願意思考,人人都是哲學家,都有屬於自己對待人生的看法,例如:"在何種情況下會與自己的朋友絕裂?"的問題,在進入思考時其實就進入了所謂的倫理學的範疇(人倫關係),透過自己過往的經驗與經歷,建構出自己的人生哲學,所以平常的生死觀念,或許就是來自周遭許多的觀念,經由自己吸收與取捨所建構出來,而透過自我解析可以瞭解自己內心的生死觀樣貌。

  環顧我們自身所處的周遭環境,存在著許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觀念與禁忌,例如一些延襲已久的習俗,或許這些習俗有時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或難以想像,但透過多元化的思考,可以讓自己明白,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必然與絕對,老師在課堂上分享了一個觀念:溝通的重要來自於相互間的瞭解與體諒,且用更包容的心去看待,因此老師帶領我們從中國哲學角度去瞭解儒家與道家思想的生死觀,以及西方哲學的生死觀,透過各種的生死觀的不同點與差異性,可以學習讓自己有更開放心胸與思考空間。

中國哲學的生死觀之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特質-
以立命為主,認為人是以道德為精神主體,透過立德立功立言,創造出個人的精神不朽以超越對死亡恐懼。

儒家的代表人物,首推孔子,從其言論中可以發現孔子對於生死觀的看法,例如:"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從以上三句可以知道,孔子重視的是活著的生命與價值,一旦確認人生的價值,就會知道如何面對生死的抉擇,且強調人在世時,要做出有意義的事。

孟子的觀點~
"捨生而取義" 也是強調儒家的思想:道德

荀子的觀點~
"禮者,謹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以敬飾之,使生死終始若一。"


荀子透過禮敬,表達人從生到死的尊嚴,認為對於生與死都是要妥善的照料,這樣的觀念對我們日後的喪葬禮儀,其實有很大的影響。

張載對於生死的看法則是~

"生無所得,則死無所喪"
認為在生之時,根本不可能得到長久的東西,那麼死的時候,就不會有什麼覺得失去了什麼;不執著於物質或外在的毀譽,有加諸一些佛教超然的立場,認為因緣過了,就不會很堅持所擁有的,對於得失之間重新加以思考。


中國哲學的生死觀之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特質-
以自然為本位,立命為主;認為死亡是自然現象,不足喜亦不足憂,一切強調順其自然、回歸自然、順應自然,出生入死,都是自然而然的變化,無須人力加速死亡(如自殺、安樂死...),也無須人力延長生命(如裝置呼吸器...)。

然而,萬事萬物也有生死變化,人們其實都認同花開花謝之自然道理,但卻不能接受人的死亡其實也是自然的呈現,一旦在面臨生死交關處,總想要靠非自然力量去扭轉或改變;老師強調,其實這是與人們所處的時空背景與所接觸的環境差異性有很大的關係,過去的人很容面對與接納死亡是自然的道理,來自於所接收的都是自然的訊息,而現代 的人們往往因為所接收的訊息被扭曲而失真:

    古代:出戶外所看到的都是自然的四時變化而產生的訊息

    現代:大多透過盒子(如電視、電腦...)所傳遞的訊息
  
所以,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老子,認為: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充分顯露出老子對於死亡的看法。

而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莊子,認為生死這件事,站在自然的角度,其實是個循環體: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生死為一條"
    
  莊子將生死視為一體,應平等看待,並強調心靈不死,便是最大的自由;因為心靈可以超脫形體的限制,"道"為超越時空生死的永恆存在(死而不亡)。


  老師講述了一個有關莊子對於生死看待的故事,從這個故事可以窺出莊子的豁達(我想這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出來),大意是:莊子的太太過世,莊子蹲其亡妻身旁擊盆吟詩歡樂,朋友見狀生氣對莊子言:汝妻已亡不見其傷心,反而歡樂吟唱,於禮不合。莊子答曰:為已解脫之人歡喜,實乃好事一樁,為何要哭泣呢?所以,生死不是問題,人如何看待生死,才是構成困擾與問題的根源。

  至於道教,過去自己並不是十分清楚與道家的差異性在哪?(甚至以為道教的根源就是道家),剛好老師在課堂上也做了說明:道教重點不在於心靈不死,而是在於身體不亡,因而有所謂的煉丹求其長生不老、長生不死;所以道家思想(講求觀察自然、自然生死)與道教思想(希求長生不死),本質上是不同的,透過了老師的分析,讓我從前似是而非的觀念與想法有更清楚明確的認知。

  談完了中國哲學家的生死觀,當然我們也要瞭解西方死亡哲學的發展情形與西方哲學家的生死觀,在西方中世紀(神學)時代,認為人活著不是一件好事,生存是受難者帶罪而生,因為在那個時代,充滿著戰爭與禍亂,人是帶著贖罪的心態活著,雖然並不會自殺,但也不會想活很久(惡生存,戀死亡);以不死的上帝為中心,視死亡為另一種的再生,死後的彼世生活為人生最高的理想,意即:再生於更好的世界,但未必是以人的形式生活著。

  之後文藝復興時代與近代思想萌芽,死亡的觀念不再只是唯一的思考模式-"人是帶罪而生",所以視"自我保存"為最高原則(惡死亡,戀生存),並崇尚理性主義或物質主義(自然科學,自然的必然性)的死亡。

  直到現代死亡哲學觀點出現,反對漠視死亡、迴避死亡的消極態度,希望積極直接去面對(強調死在生中),而且認為死亡不再是神性(單純屬於信仰或宗教)或是理性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是心理、情緒、本能相關的問題(如失落、感傷...),且強調死亡具備不可替代性,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的死亡承擔起來,面對自己的死亡與有限性,積極籌劃人生,在死亡到來時,過出不一樣的人生。

西方哲學家的生死觀


  接著,老師透過幾位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學家,讓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生死觀可以大略了解這些哲學家的思考方向:
蘇格拉底(西方哲學之父):
  逃死不難,逃離罪惡難得多。(不願以短暫生命換取罪惡的活著)
  真正難以克服的是人心及劣根性。(道德思考,較接近孔子思想:道德最重要)

柏拉圖:
  哲學是死亡的練習。(認為生命真正的智慧來自於對死亡的面對)

愛比克泰德:
  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對死亡的恐懼。
  恐懼造成無法面對死亡的真相。

蒙太涅:
  生命的價值在於我們怎麼利用它。
  在死亡面前,體會生的價值。

史賓諾沙:
  智者不思索死亡,只思索生命。
  如果生命讓許多人嫉妒死者,那就表示人性已經嚴重淪喪了。(表示自己活著是悲慘的)

康德:
  想得愈多,做得愈多,你就活得愈長久。
  透過思想與作為,增加生命的厚度和強度。(感受生命的紮實)

雅斯培:
  學習如何去生,與學習如何去死,實際上是一回事。(同一件事)
  生與死是一體的兩面。

海德格(標準存在主義者):
  人是向死的存有
  體會存在的真相,才能進一步設計人生,對生存負責,否則便是虛。

狄德羅:
  活要活得充實,死要死得愉快。
  面對生命的勇健。

  過去的人們由於時空背景和所接收與累積知識的不同,而產生出一些對於所謂的生死輪廻,且也因中西方哲學的觀點與各宗教的教義而有不同的生死輪廻觀:


西方哲學家的生死輪廻觀(中世紀時代)-1

蘇格拉底:
  a.不畏懼死亡,因為死亡不見得是壞事。
  b.原因:死後有兩種可能
   (1)如長久的睡眠:無痛苦、無煩惱、無折磨,無違背正義及人道的事->正好可以徹底休息。
   (2)靈魂不死:正好可以跟古聖先哲交往,繼續討論。
  c.還有另一種選擇:
  死者靈魂可選擇再生,各種物種之間可以互相轉生,選擇來自於生前的經驗,討厭或喜歡或以為的狀態。

亞理斯多德:(強調理性的哲學家,只要有理性則能不死)
  靈魂論:
  主張一切生物皆有魂(植物:生魂;動物:學魂;人:靈魂或理性魂)
  由於理性魂是最單純的,不能再分解,所以不死而永恆;其他魂則與軀體一起死亡。

聖多瑪斯:(中世紀)
  以聖經神學為基礎
  人生的目的是來生的真福。(認為這輩子不重要)
  真福本質在於真觀上帝的本性本體
  今生只是旅程,靈魂是不死的
  每個人的靈魂帶著他的前世去見上帝:受賞或受罰。(由上帝決定)
  不可能變成他者他物
  人生追求永生,死亡是通往永生之門

西方哲學家的生死輪廻觀-2

笛卡爾: 
  靈魂是人的主要部分,是完全的,是獨立的實體。
  人死靈魂不死,但不贊成輪廻。(疑問:那去哪了?)

莢布尼茲:
  人和其他一切動植物都是單子構成。
  單子是精神體,因而皆不死。
  人死後才有最高的幸福。

當代的思想:
  (1)從物質來看,非物質界不能造成物質效果。
  (2)從精神面來看,則有其可能性,如輪廻的一些例證或顯現、靈媒傳遞訊息、亡者托夢顯現等。

存在主義:
  人的存在是可能的存在,只有死亡是生命的終點,統治我們一生。
  死亡不是外來的,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蘊含在我們的生命之內,干涉我們的存在,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

        存在,所以我們必須正視現實,勇敢在死亡面前生活下去。
  由於知道無定時,但確實會來的死亡,使我們不再沈淪喪失。
  在生命歷程中,人有其自由,可以選擇如何度過一生,如何使生到死之間,化為幸福的一生。

宗教的生死觀


-佛教生死觀-
1.人的生死起於無明,執著而入生死輪廻。(一念無明,進入生死輪廻;斷無明即斷生死輪廻)
2. 四有與六道
生有:生命開始
本有:人生歷程
死有:生命結束
中有:由死到生的過度,中陰身
 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地獄、餓鬼
  PS:
  (1)四有,除了可以當做一生的生命階段,也可以當做一天的生命階段:
    生有(起床)、本有(做事情)、死有(睡眠)、中有(睡眠時做夢)
  (2)四有的提醒:生命的切割與價值判斷的覺察。

3.學佛最終目的:破除無明,了生脫死,達臻涅槃
4.一切是因緣和合而有而生,下一因緣和合之時,原先之生便滅,而再生新的因緣。
  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因緣生因緣滅,都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無所謂生滅,而是心理產生分別與好惡。

5.超越對生死的迷惘,破除恐懼,進而超脫。

-道教生死觀-
1.重視生命的延續,強調肉體及靈魂的長生久存。(會嘗試許多長生之道)
2.養神養形修練成神仙,希望生命可以無限延續。
3.死亡成鬼成仙,都是另一型態的生命開始。(如果不能長生不死的話)

-基督宗教生死觀-
1.一神信仰,天堂地獄死後審判。
2.永生:永恆生命的存在。(永生是從死亡開始)

  最後老師提出一個思考性的問題,大家對於死亡的恐懼,是否曾自問:恐懼的是什麼?(追問恐懼的根源為何),到底害怕的是死亡的本身,還是死亡所帶來的恐懼與悲傷,老師舉例說,例如怕蛇咬這件事,是怕"蛇"還是怕"被蛇咬死"?其實對死亡的恐懼有時來自對未知的恐懼,所以很多人喜歡算命,就是想了解屬於自己的未知部份,但算命就真的可以讓自己活得真實與自在嗎?

  記得曾經有一位年約五六十歲的婦人要求算命者,算她可以活到幾歲,算命者問她:為何想算自己可活多久?婦人說,因為之前有人算她可以活到六十多歲,所以自己看的很開,因為聽說算命者算的很準,所以才想要更確認一下,不過算命者以天機不可洩露不便算此問題,而婉拒為婦人算命,因為算命者從婦人所求算的問題即可看出,婦人其實十分在意自己的存活年齡,若婦人真的對自己能活多久的問題看得很淡然的話,其實是不會想問這樣的問題,倘若應其要求而算,不論結果為何,不僅無法安定被算命者的心,反而因此徒增被算命者的煩惱與不安,甚至因害怕這年齡的到來而帶著恐懼與終其一生,豈不痛苦?

  佛法教導我們,生命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下,積極而有意義的過每分每秒,又何須在意這無法掌控的生命,因為一個經歷南亞大海嘯痛失親人的作者,以其親身體悟說出了內心真實感受: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

主講老師:辜琮瑜老師

 <聖嚴法師禪學思想>作者